• 第一范式:关系模式中,每个属性不可再分。属性原子性
  • 第二范式: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属性,即消除非主属性对主属性的部分函数依赖关系。
  • 第三范式:非主属性对主属性不存在传递函数依赖关系。
  • BNCF范式:在第三范式的基础上,消除主属性之间的部分函数依赖

第一范式(1NF):在关系模式R中的每一个具体关系r中,如果每个属性值都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数据单位,则称R是第一范式的关系。

例:如职工号,姓名,电话号码组成一个表(一个人可能有多个电话号码) 规范成为1NF有三种方法:   一是重复存储职工号和姓名。这样,关键字只能是电话号码。   二是职工号为关键字,电话号码分为单位电话和住宅电话两个属性   三是职工号为关键字,但强制每条记录只能有一个电话号码。

以上三个方法,第一种方法最不可取,按实际情况选取后两种情况。

第二范式(2NF):如果关系模式R(U,F)中的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任意候选关键字,则称关系R 是属于第二范式的。

例:选课关系 sc(sid,cid,grade,credit)其中sid为学号, cid为课程号,grade为成绩,credit为学分。 由以上条件,关键字为组合关键字(sid,cid) 在应用中使用以上关系模式有以下问题:   a.数据冗余,假设同一门课由40个学生选修,学分就重复40次。   b.更新异常,若调整了某课程的学分,相应的元组credit值都要更新,有可能会出现同一门课学分不同。   c.插入异常,如计划开新课,由于没人选修,没有学号关键字,只能等有人选修才能把课程和学分存入。   d.删除异常,若学生已经结业,从当前数据库删除选修记录。某些门课程新生尚未选修,则此门课程及学分记录无法保存。 原因:非关键字属性credit仅函数依赖于cid,也就是credit部分依赖组合关键字(sid,cid)而不是完全依赖。 解决方法:分成两个关系模式sc(sid,cid,grade),c(cid,credit)。新关系包括两个关系模式,它们之间通过sc中的外关键字cid相联系,需要时再进行自然联接,恢复了原来的关系

第三范式(3NF):如果关系模式R(U,F)中的所有非主属性对任何候选关键字都不存在传递依赖,则称关系R是属于第三范式的。

例:如s(sid,sname,did,dname,location) 各属性分别代表学号,姓名,所在系,系名称,系地址。   关键字sid决定各个属性。由于是单个关键字,没有部分依赖的问题,肯定是2NF。但这关系肯定有大量的冗余,有关学生所在的几个属性did,dname,location将重复存储,插入,删除和修改时也将产生类似以上例的情况。   原因:关系中存在传递依赖造成的。即sid -> did。 而did ->sid却不存在,did -> location, 因此关键字sid对location函数决定是通过传递依赖did->location 实现的。也就是说,sid不直接决定非主属性location。   解决目地:每个关系模式中不能留有传递依赖。   解决方法:分为两个关系 s(sid,sname,did),d(dno,dname,location)   注意:关系s中必须有外关键字did。否则两个关系之间失去联系。

BCNF:如果关系模式R(U,F)的所有属性(包括主属性和非主属性)都不传递依赖于R的任何候选关键字,那么称关系R是属于BCNF的。或是关系模式R中,每个决定因素都包含关键字(而不是被关键字所包含)。

例:配件管理关系模式 wpe(wid,pid,eid,qnt)分别表仓库号,配件号,职工号,数量。有以下条件:   a.一个仓库有多个职工。   b.一个职工仅在一个仓库工作。   c.每个仓库里一种型号的配件由专人负责,但一个人可以管理几种配件。   d.同一种型号的配件可以分放在几个仓库中。   分析:   1. pid不能确定qnt,由组合属性(wid,pid)来决定,存在函数依赖(wid,pid)-> qnt。   2. 每个仓库里的一种配件由专人负责,而一个人可以管理几种配件,所以有(wid,pid)-> eid。   3. 一个职工仅在一个仓库工作,有eid -> wid。   4. 每个仓库里的一种配件由专人负责,而一个职工仅在一个仓库工作,有(eid,pid)-> qnt。   找一下候选关键字。因为(wid,pid)-> qnt,(wid,pid)-> eid,因此(wid,pid)可以决定整个元组,是一个候选关键字。根据eid -> wid,(eid,pid)-> qnt,故(eid,pid)也能决定整个元组,为另一个候选关键字。属性eid,eid,pid 均为主属性,只有一个非主属性qnt。它对任何一个候选关键字都是完全函数依赖的,并且是直接依赖,所以该关系模式是3NF。

  分析一下主属性。因为eid -> wid,主属性eid是wid的决定因素,但是它本身不是关键字,只是组合关键字的一部分。这就造成主属性wid对另外一个候选关键字(eid,pid)的部分依赖,因为(eid,pid)-> eid但反过来不成立,而pid -> wid,故(eid,pid)-> wid 也是传递依赖。     虽然没有非主属性对候选关键字的传递依赖,但存在主属性对候选关键字的传递依赖,同样也会带来麻烦。如一个新职工分配到仓库工作,但暂时处于实习阶段,没有独立负责对某些配件的管理任务。由于缺少关键字的一部分pid而无法插入到该关系中去。又如某个人改成不管配件了去负责安全,则在删除配件的同时该职工也会被删除。   解决办法:分成管理ep(eid,pid,qnt),关键字是(eid,pid)和工作ew(eid,wid)其关键字是eid   缺点:分解后函数依赖的保持性较差。如此例中,由于分解,函数依赖(wid,pid)-> eid 丢失了,因而对原来的语义有所破坏。没有体现出每个仓库里一种部件由专人负责。有可能出现一部件由两个人或两个以上的人来同时管理。因此,分解之后的关系模式降低了部分完整性约束。      一个关系分解成多个关系,要使得分解有意义,起码的要求是分解后不丢失原来的信息。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数据本身,而且包括由函数依赖所表示的数据之间的相互制约。进行分解的目标是达到更高一级的规范化程度,但是分解的同时必须考虑两个问题:无损联接性和保持函数依赖。有时往往不可能做到既有无损联接性,又完全保持函数依赖。需要根据需要进行权衡。 1NF直到BCNF的四种范式之间有如下关系: BCNF包含了3NF包含2NF包含1NF

小结:

  • 目的:规范化目的是使结构更合理,消除存储异常,使数据冗余尽量小,便于插入、删除和更新
  • 原则:遵从概念单一化原则,即一个关系模式描述一个实体或实体间的一种联系。规范的实质就是概念的单一化。
  • 方法:将关系模式投影分解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关系模式。
  • 要求:分解后的关系模式集合应当与原关系模式"等价",即经过自然联接可以恢复原关系而不丢失信息,并保持属性间合理的联系。